上述表达的核心,其实就是服务,服务好业主和客户。我认为“服务”就是那亚的成功内核。所谓网红打卡点,硬件配套、社群文化,各类活动等等均是为业主服务的。
我报告的这一页,可以看一下那亚发展的历程,以及对应的销量增长变化。
因为要服务好业主,倾听了业主诉求后,建立了业主食堂。随之建立了孤独图书馆等网红打卡点,虽然,确实也借势到了当年网红经济发展的风口,为那亚出圈贡献了一波流量。
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决策层观察到了逐步增加的旅游人群,因此从经营层面考虑,借势成立了旅游公司,使那亚成为了京津翼,乃至全国的旅游地。
大家可以看这一张图,这是被成为“宇宙最大”的民宿入住办理前台,十几位工作人员一致排开。
这么大的游客量,来了住哪里?当然是住业主的房子。把业主的房子改造为民宿,提供给游客居住。
再看这时的那亚的业绩增长,已经是前几年的几倍了。
而,购买了第一期的业主,通过租赁、或者二手交易,已经吃到了红利。所以,也就有了网上盛传的,那亚的业主最为忠诚,买了一期、卖了一期、又买一期。
这才是那亚的经营思路的核心逻辑,自始至终都是“服务”二字。服务是内核,根据需求,解决业主痛点,组织架构上根据需求发展了旅游公司、民宿公司等等。带来了人,留下了人,带来了现金流,从而成就了那亚的销量。
讲简单点“服务”就是以诚相待,对待客户、对待业主,从每一件小事开始。
以上汇报完毕。当然,目前我还没实地考察过那亚,以上只是我个查阅网络资料梳理后的理解,尚有偏颇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陶不醉花了几天时间重新梳理了那亚的经营模式,才发现第一次会议时,自己的团队确实惯性思维了。当跳出自身条线,从经营角度看那亚时,才发现,为什么全国那么多项目要学习那亚,想抄袭那亚,但是没有一家成功的。
“不醉的观点,倒是让我们醍醐灌顶。但是,我关心的是,那亚的利润是怎么样的?如果体量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那倒确实我们也没有必要照搬照抄了。所以,有机会还是去实地考察一下吧。”金总短短几句话,总能适时的点出新的症结所在。
但是,此次讨论会总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而且因为有了新的成果、新的进步,和收获的认可,每次这种刷新自己,解决了新难题的感觉,都让陶不醉很开心,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这也是她喜欢品牌策划这个岗位,让自己始终保持动力的原因。
会议结束后,茶水间碰到何总。
“陶不醉,我很想再问你一次,你那个心理咨询师的执照到底是不是花钱买的?”
“何总,至于吗?这问题你都问我八百回了,这证买不到的,要真枪实干的考的呀。”
“你也知道我问你八百回了,那你听不出来什么意思吗?”
“何老大,我再阐述一遍我的观点哈。我的副业面对的是我的客户,所以我必须拿出专业的态度对待对方。
但是在公司上班时,同事之间,我认为大家都是围绕着“解决事情”的共同目的而交流的嘛,过程中即使有争吵,我也不认为是情商低的表现。
再说了,我干个活,还要考虑这个人心里会不会好受,那个人舒不舒服的,那我的活不用干了。”
老何被陶不醉头头是道的说的一愣一愣的,赶紧接好水拿着水杯就离开了茶水间,都不愿意跟她再多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