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落山,白老爹刚跟家里人说事情已经告诉村里一些人了,定了个两文钱一斤的价,还提醒了这两天是只收个几斤,后面的事后面再说,怕的就是那些人到时候都上门,自己家这边要是卖的不好的话这事就能作罢。
也是不到一会儿就有人上门了,两三个大妈挎着篮子站在院门口:“白老哥,你家收野菜是不?”
“是的,来了!”白昊见到立马就去开门了。
那几个人都把自己的篮子拿上前:“我听我家那口子说两文钱一斤是吧?”
“是,几位大娘婶子,你们跟我来过秤吧。”白昊说着就带她们到了堂屋里,这时候白瑾还在厨房里忙活,白老爹在一边看着,怕有些人有小心思,在篮子里掺些杂草什么的。
一一检查一遍,过完秤,几个人手里头拿着钱美滋滋地走回去。
“这下好了,挖野菜也能挣钱。”
“可不是,这两文钱我得留着,攒起来过年好割块肉来吃吃。”
过后刘大妈也来了一趟,是春香早上和白瑾一块挖的野菜,刘大妈都摘干净了,送过来的时候白昊刚要给她过秤她就拒绝了:“你这明天不是着急用吗,我就给你送过来,拿什么钱,就这点东西你跟我说一声不就好了,平日里我们都闲,我家就那么一小块菜地,又不用忙活,你还花这些钱去村里收。”
说着刘大妈就出了院子,还不等白昊反应过来要给几文钱,白瑾见到了只好冲外头大喊一声:“谢谢刘大妈,我要是卖的好您再来送,到时候您可就要收钱了。”
听到这话的刘大妈只好笑着摇摇头,在篱笆外回着:“成成成。”
第二日一早白瑾就把这些东西都处理好了,素饺子已经包上了,还有一部分肉的要去买肉现包,家里的小蒸笼带上到时候去码头一蒸就行了。
临走前白瑾还去给自己先前开的那一小块菜地浇了水,上次撒的不知道是啥的种子已经有好些都发了芽,白瑾有些迫不及待,就想它么快些长出来,到时候看看是什么稀奇玩意儿。
去了码头,来人都是跟兄妹俩打招呼,这几日他们没来可想死码头那批工人了,倒也是乐坏了边上的几家摊子,现在白瑾他们回来了,又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
中午的时候人都涌上来了,个个自觉排着队。
“白老板,这一连三四天都没来,可馋死我们了。”
“是啊,这几日都没吃好,花了钱的还吃不饱。”
他们问着,白瑾和白昊都笑呵呵地答着:“这几日家里农忙,回去帮忙了。”
“诶,老板,这蒸笼蒸的是什么啊?”
今天多带了一个炉子起在边上,上头搁着蒸笼很是显眼,气直冒的,不少人都好奇。
“这个啊,是包的山野菜饺子,大家可以看看,肉的三文钱一个,素的两文钱一个。”白瑾掀开蒸笼,里面的饺子包的比昨天的还要大些,黄灿灿的看着喜人,上头的柳叶褶很是好看。
三文钱一个,隔壁包子铺的包子肉的还要两文呢,个头比这个小,皮还老厚,味道也是一般,白家摊子的味道他们相信。
“有新东西了,那感情好,给我来一个尝尝,再要碗蛋炒饭。”
“我也拿一个,老板你家的东西好吃,这饺子错不了。”
“好,大家一个个来,大哥,你帮着大家伙儿拿饺子。”白瑾很是高兴,这些人还没尝呢就如此捧场,码头这边的生意应该算是稳固了。
真是不一会儿就卖出去了一笼屉,不少人吃了还想再来两个,但奈何肚子就这么大,还有几个想买两个揣身上,夜里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尝尝。
这夏日里,山野菜的饺子吃着也不腻,再加上白瑾还准备了一大桶野菊花茶,来这吃饭的都能喝上一碗,别提多舒坦了。
兄妹俩围着灶炉转,头上的汗就没停下来过,这天现在是热,这小摊子还没个树荫棚子啥的,大太阳直照,看样子白母的愿望又是要落空了,白瑾想着,就这么下去,估计比以前还黑。
平时出摊也要看日子,刮风下雨都不好出来,白瑾想着其实现在手头的钱比预想的要多很多,再熬段时间可以去物色物色要租出去的铺子了,找个铺面小的,便宜点的还是可以的。
“老板,你这有什么现在就能吃的东西吗,我着急。”
走来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的明显不是寻常人家的样子,手里提着好几包东西,看样子应该是那户人家的管家或是那个铺子的老板。
“有蒸饺,山野菜的,素的两文一个,肉的三文一个。”白昊立马笑着引他看向蒸笼。
男人打量了一会儿,蒸饺的模样不错,虽然是个小摊子但弄的很干净,主要是他现在着急,包子啥的又不想吃,随即他就掏出钱袋,数出五文钱:“一个素的一个肉的。”
夹了两个出来,用洗干净的叶子包着递过去,男人拿上立马就咬了一口:“这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