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季风(2 / 2)

都不喘的……”

“其实还是喘的,”吴东岩也有点脸红,微微回过头来看她,“不过不是因为高山。”

曲银灯瞬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双手扶正了他的脑袋:“看路吧,小心今天下不了山去了。”

“跟你一起的话,不下山也可以……”

在一起的两年多时间里,曲银灯从来没想过要看吴东岩的手机,同样的,吴东岩也没提过看她的。

她们在很多事情会达成无声的默契,若非如此,也很难在一起这么久。

可是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到这一步,得到的却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难怪很多爱情小说很难见到写婚后的故事,因为从结婚开始,就再也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了。

“大岩,”曲银灯看向吴东岩,“我爸妈打算暑假来一趟北京,和叔叔阿姨见个面。”

他只戴着一只耳机,点头道:“好哇,我也很久没见叔叔阿姨了,到时候正好带他们四处逛逛。”

“可以吗?”她问。

“为什么不可以?”他不解地问。

“怕你会忙。”

他怔了一下,摘掉全部两只耳机:“到时候应该就不忙了……到时候看吧。”

---

兰卡斯特的初版方案交上去之后,项目有关人员再次集体开了大会,罗列了许多修改调整意见。随后又是一组人整整细化了两周,眼看还有三天就是比稿会了,才完全确定下来。

第一次的成稿总共做了80多页,交上去之后被打回来缩减。

曲银灯加班加点熬了两天,缩减到了43页,又给设计去调整版面,最后定下了37页。

比稿会向来是颜嘉恒负责讲稿的,定稿后的三天里,她便跟曲银灯、徐淼在会议室一次次熟悉和练习。

她在学校的时候当过辩论队一辩,讲话铿锵有力、不会怯场。但比稿需要的不只是口条,还有感染力和掌控力,这是她这几年在公司参与比稿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曲银灯不擅长这个,最开始被玉姐逼着上过一次,回来之后玉姐就让她以后安心做内容,讲稿的事情不用再参与了。

两人一个负责讲解,一个斟酌用词进行修改,再复述、再修改……一整天的时间,把讲稿的版本确认下来,并将整个时间缩减到40分钟内。

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对讲稿这么重视,但颜嘉恒和曲银灯对工作的追求比较一致,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徐淼帮不上什么忙,只好瞪着眼睛,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第二天上午,颜嘉恒继续在会议室练习,曲银灯被叫去跟商务确认“CI通信”今年年会礼品和活动服装的样品。

CI是优益广的老客户,公司规模很大,总部在安徽,北京分部有两百多号员工。去年年底因为一些原因,她们没有来得及举办年会就放假了,开年以后特意抽时间来补办。

“为什么都这会儿了还要办年会?”徐淼问,“不办不是更好?省下这笔钱。”

“你在说什么啊?”颜嘉恒迷惑地看着他,“上头预算每年都拨,你一年不做,明年这钱可就没了,谁会平白跟钱过不去?”

休假前,曲银灯就跟对方品牌部的对接人确认了所有设计稿。今天工厂出样,商务李婷昨天就告诉了她今天要一起去三河的工厂确认。

她申请了外勤打卡,李婷一早开着车来家门口接她。

李婷比她大十多岁,是早年嫁到北京的,一开始是幼师,后来通过学生家长介绍进了优益广做行政,又因为工资太低转到了商务。得益于工作经历、又是当妈的,她有耐心、能吃苦、会说话,虽然不是领导层,但业绩一直名列前茅,收入不菲。

婚后那些年,李婷其实一直过得不痛快,后来她总算下定决心,带着女儿离了婚。

曲银灯刚进公司那年,正赶上她离婚,听说闹得挺厉害,两家人闹上了法庭才顺利拿到了离婚证。

去年,李婷遇到了她的现任男友,是个开茶叶店的中年男人,也是离过婚的,两人便搭伙似的在一起生活。

这种小生意最大的问题是旱涝不保收,男人没孩子,干脆就把店盘了出去,现在每天在家李婷接送、照顾女儿,稳定大后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