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演变八八六十四卦,是以为周易,三国时期诸葛武候又画出一百二十八卦,直至前朝袁天师深得易经精髓,上算天文,下卜祸福,实乃古人智慧之大成。没想到袁天师之后,更有前辈精通此道,实乃当世高人。”
那老者笑道:“老朽实不敢与诸葛武候及袁天师相比,今晨老朽除算出三位大侠会夤夜到此,亦算出三位不期恐有血光之灾,三位是否有意听老朽讲上一讲?”
赵如雷三人闻言大骇,面面相觑,不知此行会有何血光之灾,齐声向老者问道:“愿闻其详。”
那老者道:“三位此去北上一路虽无忧,但将至扬州界附近时,恐会遭难。但天道轮回,此乃命数天定,非人力可为,三位即使绕道,也会遭遇变故转道往扬州而行,避无可避。”
见三人脸色惊异,那老者又继续笑道:“三位大侠,老朽虽然不便告知三位是何祸端,但临别之际有八字相赠,‘自顾为生,相惜则亡’。天机不可泄露,遇险之时,三位自明其意。”
三人见老者说完有送客之意,又怕那方腊追来,不敢稍做停留,拜别老者便直向扬州方向而行。
天大亮之时,看到一个村庄。在村子深处寻了一家店进去要了几碗面。正吃着面,这饭馆进来两名年轻人,一高一矮,均手持长剑,一身靛蓝色长袍,做道人打扮。进得店来便叫:“掌柜的,来两碗素面。”
说罢,二人便寻了一处空位置坐下,刚坐下,那位高个子的道人对另一个说:“师兄,听说青溪的方腊已率领明教竖起造反大旗,打着救万民于水火的旗号,三路大军一起开拔,其中石宝的大军马上路过这里,这一闹,恐怕百姓又不得安宁了。”
那位矮个道人低眉思索半晌,低声答道:“我闻听方腊部下众多且均为其教众,达数十万人。不过一帮乌合之众,当真打起来,怕是也非官军的对手。只是他手下四大护法,不是武艺高强,便是天生神力,着实难对付,我看此次师父召我们回齐云山多半也是商议此事,至于师父是什么意见,到我们回山后才能得知了。”
高个道人道:“这还用想吗?以师父忠义之性,多半会命我们协助大宋抵御方腊。”那矮个道人道:“我看多半也是,别多说了,目下我俩势单力薄,此处也人多嘴杂,别让哪个偷听去,对我们也极是不利。还是先吃饭,快快赶路回齐云山。”说罢便不再言语。待得店小二上了素面,两人便只快速吃面。
黄河三侠也是习武之人,是以耳目比常人聪颖得多,听得那两位道人如此言语,心也甚宽慰,至少目前方腊军仍未至,还有时间让三人北上。待得吃完面放下银两,三人快步出店,继续往北行去。约莫四五日到了镇江地界。进城后找了间店投宿一夜。
深夜,万籁俱静,店外街上也是行人归家,忽地传来一阵匆匆的脚步声,此声极其微小,一般人极难察觉,难逃黄河三侠的耳朵。多年习武之人,耳、目均较常人敏锐得多,虽已沉睡,但多年养成的习惯,即使是睡觉,也会时刻注意周边动向,以防有变。
三人向外望去,但见三个身影渐已远去,依稀是两个成年人带着一个孩子。农家打扮,应当不是方腊手下,三人隔窗相视一眼,不觉异常。
正打算关上窗子继续休息,又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这次是三名头带红巾的汉子,持刀从后追上。谢如风仔细瞧去,巧了,这三名汉子自己还认识。
正是方腊手下石宝所掌管的土灵门的手下,高高胖胖的名唤刘二胜,高高瘦瘦的叫乐刚,另一个不高不矮的是姜三弟。
只听乐刚说道:“娘的,就在前面,快追,别让这仨跑了,回头要是让石将军知道,咱连三个乡下人都搞不定,我看啊,咱这小命也别要了。”
刘二胜道:“咱大军已经快要渡过长江了,下面就要进攻扬州城了,等渡过了长江,就是大宋朝庭派谁来也挡不住我们了。”
黄河三侠此时后背一阵凉意,没想到只几天的时间,方腊军已快追上他们,这速度真是快啊。
谢如风向赵如雷、刘如雨努嘴示意,三人同时从三楼窗子一跃而下,飞速地朝着北边追着方腊手下而去。
只奔出不足二里路,便发现刘二胜三人正围着那三个农家打扮之人,那三人均已瘫坐在地。
刘二胜大笑道:“跑你娘的跑,累死老子了,这就叫你去见阎王。”说着举起手中钢刀便要砍下。
孙如雨眼见已来不及赶到眼前,右手顺手抄起一粒石子,手腕一翻,拇指一用力,只见那石子如箭般飞将出去。只听‘当’的一声,刘二胜手中钢刀被打飞,在空中转了几圈插入不远处的地上。
刘二胜大怒道:“是谁,是哪个王八犊子?”此时黄河三侠已飞身赶到,挡在了三人身前。
刘二胜看清了来人,冷笑一声到:“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们三个叛徒,到现在还敢现身,就不怕石将军来把你们三人就地正法了?”
黄河三侠入明教时日不多,而自打入了明教,也也从未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