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古代意难忘> 黄雀(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黄雀(6)(1 / 2)

平原之上,山陵环抱,三水环流,很久很久以前,周公携带九鼎,将都城迁来这里。

邙山雾气泠泠,新旧黄土堆叠,宫城里祭祀着祖先宗庙,都中商贾繁华,惬意庄严。铜驼街上牛车粼粼行驶,太学生峨冠博带,在开阳门外抄写熹平石经。洛阳是测影之地。

唐曼家中五个姊妹,她最小。一个弟弟。从前还有一个哥哥。

建平六年的时候,三姐定了人家,大哥也接了亲事。刚好遇上母亲过寿,家里人全都来祝贺。推杯换盏间,说起四姐的亲事。

大哥说,最近看到东郡太守的招兵令,他接了,不日就要启程了。

族中其余姊妹都嫁进了各郡内的望族,丈夫大多是举孝廉或者以祖荫庇才得的官,母亲便说,这会可以在军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郎君,给小四掌掌眼。

大家于是问四姐,想找个什么样的郎君。

四姐和她一样,从小不喜欢女红刺绣。但是却喜欢舞枪弄棒,她则喜欢钻书本。四姐性格也比她活泼,小时候上房揭瓦的事情没少干。

四姐一扬眉,道:要找嘛,就不能勉勉强强,一定要找一个人中才俊。

母亲笑着问:什么是人中才俊。

四姐说:首先要长得相貌堂堂,其次男子汉大丈夫,一定不能缺少志气,就算现在是个白身,日后也必须建功立业。最后嘛,就是要对我好,比对其他人都好,要尊敬我,爱护我,时时刻刻想着我,不能对别的女人这么好.....嗯,当然除了他的阿母!

在场的人都笑作一团。堂嫂眼泪都笑出来了,连连道:咱们四姑娘真是有志气。

大哥一拍胸脯,说:这样的人在军营里到处都是,妹妹你就在家里等着吧,哥一定给你找个不错的。

不久,四姐出嫁了,四姐是从洛阳出嫁的。

没过几年,她和母亲搬去南顿老家,堂嫂来家中拜访,说:小五,你堂兄给你寻了一门亲事,是个大户人家。

她的亲事,按道理来说,应当是由父亲母亲相看的,可是世事总不能尽如人意。

建平七年,杜太后在灵台诛杀宦官党羽,阿父遭人构陷,下狱而死,族中牵连者甚广,叔伯兄弟们都被髡笞,流放到朔方,姊妹尽皆凋零,有的不知所踪,有的因为避嫌而不愿与家里来往,断了联系。

她父亲在世时官至大司空,当过两代皇帝的老师,再大的家能比得上他的家大吗?再者说了,再好的家,也不是自己的家。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她在心里偷偷嘲笑自己愚蠢:从前,她住都中昌明里第一间宅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随行侍候的婢女能列满一条街,现在吃的是糠米野菜,穿的是粗布苎麻,住舅家坞堡中施舍的房子。这话她不能说。

她问:什么人家?有多大啊?

堂嫂说:是邓宏的次子,名字叫邓简,比你大九岁,目前正在新蔡县做事,经常来我们家里的。

她很吃惊:大我九岁!

那年她只有十六岁,于是在心里默默一盘算,这个邓简已经足有二十五岁了。年龄嘛倒是不大,只是和她差的有点多,母亲因此不太放心。

人一落魄,亲事也随着勉强了。前一阵子,有个别州的什么刺史上门问亲,母亲一问,原来那人竟是聘续妻,便也没有答应。

堂嫂却笑了:你不懂,年纪大的男人才懂疼人呢!况且我见过这位郎君,生得很不错,仪表堂堂的,和你正好相配。

母亲犹豫了,又问:这位郎君的父亲邓宏,可是当年在洛阳做过校尉的那个?她哥哥当年好像在邓校尉府里做曹掾的。

堂嫂一听,赶忙说:哎哟,正是,正是,我倒忘了这事。人家现在已经升做冀州牧了,还专门派人来家里问过好呢。

母亲很高兴,连连称好。不论如何,总比那位从未听闻的青州刺史可靠些。

她虽然懵懂,但明白堂嫂来询问想必只是走个过场,舅舅大概已经答应了。

母亲也要听舅舅的。

于是她点点头说,好吧。

红烛滴下眼泪,丝竹管弦声交织,编成一张无形的网,密不透风地罩住钗光鬓影。

琼筵座落的宾客像沸水一样宴饮,欢笑着,作乐着,仿若夜泊于白骨累累,硝烟蔽野以外的孤舟。

华烛滉漾,一个男人推门进来,他穿着昏服,黑中扬赤,玄色上衣,纁色帷裳,白玉佩铮铮,摇摇晃晃地,脚步声很沉,如同她的心。

前一个晚上,她偷偷听了母亲和堂嫂说话。

堂嫂说:小妹生得太俊了,不是好事,容易招来横祸。

母亲叹了口气,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她自从得了那个怪病,我和她父亲就格外偏心她,又被哥哥姐姐宠得没个样子,出嫁以后靠什么博姑舅欢心呢,我真发愁!

堂嫂说:依我看,嫁给邓简就挺好的。邓将军已经向南占据了冀州,往后封个大将军什么的也不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