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想要。”玉昭将自己的欲望毫不掩饰说出。
“为什么?”
这已经是第三次,玉昭提出要小山雀木雕,孟迎儿很想知道这小山雀对她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的祖父养过一只小山雀,跟你那只木雕很像。”玉昭顿了顿,说:“上次我问你要,你没给,我就去找了很多木雕师傅,他们雕的都不如你那只像。”
木雕大抵跟作画一样,差了分毫,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跟玉昭祖父的那只小山雀很像的,世上只会有这一只了。
玉昭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去很远的地方从商,很久很久才回家一次。
玉昭是跟着祖父祖母一起长大的,街坊邻居家的孩子都说她没爹生没娘养,不跟她一起玩。
祖父见她日日待在家里,宁愿蹲在地上逗蚂蚁也不出去和别的孩子玩,老人向来喜静,也不能跟小孩子一起游戏玩耍,于是祖父买了只小山雀给她做朋友。
小山雀有一对蓝灰色的翅膀,从笼子里放出来也从不飞远,只绕着玉昭转圈飞,玉昭喂它吃东西,它就用粮食把白白胖胖的腮帮子塞满。
祖父总说这只小山雀有灵,难怪在花鸟铺子的一大群小鸟儿中一眼就看中了它。
爱喝茶的祖父和叽叽喳喳的小山雀陪伴玉昭过了很久。
后来祖父老了,小山雀也飞不动了,父母终于回家陪着玉昭了。
玉昭却永远没朋友了。
那日随父母亲到孟迎儿家作客,在她屋内,玉昭一眼就看到了那只木雕的小山雀。
胖嘟嘟的脸蛋和纯真的眼神,跟祖父的那只一样。
玉昭很想要,既然见不到想见的人,那就再让她睹物思人吧。
“不,”孟迎儿摇头,故意拉长语调说:“不是‘上次’,是上上次。”
玉昭先是讶异而后失笑。
“等会儿我问阿凤吧,是她送我的东西,她同意了你才有机会。”孟迎儿听祖母说过玉昭小时候的事情,她儿时过得也并没有多快乐,只是带给她温暖的人还在,玉昭的祖父却再也见不到了。
那就送给她吧,如果可以减轻她的难过。
***
刘生陵墓
浕水镇的南边也有一座山,叫做燕栖山,不比东凌山高,占地面积却更大。
这座山上多是大户人家的陵墓,孟迎儿从没来过。
走在山路上,孟迎儿不禁感慨,玉昭知道的实在很多,居然连刘生的墓地位置都一清二楚。
没走多久,玉昭说,就是这儿。
孟迎儿抬眼望去,这哪里是陵墓,苍松翠柏,假山亭台,若不是处处透着庄严肃穆之气,真让人想夸一句“好美的地方。”
“不愧是家财万贯的刘家,竟建了座如此不可多得的……陵墓。”玉昭说。
孟迎儿无心赏景,自然也不答话。
玉昭自顾自说话:
“应当是他们买的,毕竟刘生结束的如此潦草。”
谁能预料到刘生会是这种荒谬死法?
“这得多少银子啊,太富贵了。”孟迎儿开口。
“恐怕都是不义之财。”玉昭挑眉。
“你又知道?”
“猜测。”
孟迎儿看向玉昭,发觉玉昭真的很聪明,也许是见得多,好像很多事她都能看到另一层意思。
“这里有人看守,等会儿我去引开他,你的时间不多。”
说罢,玉昭若无其事地大摇大摆进去了,果然有一男子在看守,玉昭过去同他说了些什么,似乎是问路,然后那人就带着玉昭出去了。
孟迎儿趁着没人守卫,进了陵园。
一股淡淡香火味探入鼻间,孟迎儿停在一座小房子前,香火味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未近门前,门就先打开了。
里面的人看到孟迎儿大惊,终于见到这些天思念的挚友,两人紧紧相拥。
阿凤问孟迎儿如何来的,孟迎儿简要说了表姐带她来的经过,也说了山雀木雕。
阿凤说既送出的的东西,决定权就在孟迎儿手上,孟迎儿想给玉昭,她自然同意。
孟迎儿告诉阿凤,时间不多,先进去再说,她不想当着后面刘生的坟说话。
进得屋内,仅有一张小床、一只椅子、一个四方小桌、还有佛龛。
靠墙堆放着高高一堆写满字的纸,阿凤解释:“那是我抄的佛经,刘夫人要我每日抄佛经、拜佛给刘生祈福。”
“人都……还祈福?抄这么多你都累瘦了。”
孟迎儿方才摸到阿凤手上的茧子,明明才没过多久,人也消瘦了不少。
“我竟没发觉我瘦了,我看你才瘦了不少。”
阿凤拂平孟迎儿头上的一缕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