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情况,赵晶晶才勉强同意“分一半,留一半”。
这留在账面上的6万元利润,让三姐妹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赵晶晶想把这笔钱先借给表姐夫炒房,表姐夫愿意出比银行高一倍的利息;杨红梅求稳,坚持要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等找到有把握的项目之后再出手;林小格股份少,自觉说话没底气,但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三姐妹谁也说服不了谁,虽然表面上照旧一团和气,内心却留下了不愉快的阴影,都觉得对方太固执,认为对方的小算盘打得太精,合作起来太费劲。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姐妹之间的罅隙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从上午开门营业到晚上打烊,林小格整天要泡在店里忙前忙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小立的饮食起居。饭店刚开业时,赵晶晶、杨红梅见状,几次对林小格说:“小立的学校离这儿也不远,就让孩子来店里吃饭吧!” 林小格觉得不合适,赵晶晶说:“一个孩子能吃多少啊?你不同意,就是见外了!” 杨红梅也说:“小立其实是在为我们的事业牺牲他自己安稳的生活,我们这些当妈妈、当阿姨的不能太对不起他了!”看她们态度真切,自己又实在无法分身,后来林小格就顺水推舟,每天派服务员把小立从学校接到店里来吃饭。小立性格顽皮,等和店里上上下下混熟后,他像个小霸王似的,在店堂里疯跑,打人骂人,谁也管教不了他,经常影响客人就餐。林小格对孩子娇生惯养,弄得小立嘴很刁,整天跑进厨房挑着吃东西。厨师是林小格的远房亲戚,很把小立当回事,小立要什么,厨师做什么,为此甚至连客人点的菜都耽误了。
而且,林小格越来越不自觉,从乡下老家来了客人,她也往店里领,安排吃喝,有时还拿店里的烟酒送人情。赵晶晶和杨红梅实在看不下去了,委婉地说过她几次,起初林小格还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自己走不开,又不能怠慢来客,只好带到店里来,表示自己愿意按成本付账。可是事后林小格依然故我,赵晶晶和杨红梅说得多了,她就发作了,没好气地说:“那好,以后我家来客了,你们来替我支应饭店,我好回去给亲戚做饭!”这话说得赵晶晶和杨红梅面面相觑,她们心里恼火,但自己又实在腾不出时间全天候经营饭店,两人私下商量好几次,最后还是只能对林小格睁只眼闭只眼。
小立也越发展越不像话。有一次,小立要吃鱼,等厨师给他做好,他只草草吃了两筷子,就跑出去玩了。那天正巧杨红梅也在店里,眼看一条鱼就这样浪费了,她既心疼又生气,就半开玩笑地拉住小立的手,说:“快把这条鱼统统吃下去,否则我就拔掉你的脑袋,往你肚子里倒……” 小立本来跟杨红梅很熟,但那天不知怎么了,杨红梅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号啕大哭起来,还叫着说“杨阿姨打我,杨阿姨骂我……” 林小格闻声赶过来,什么也没有问,就抱着儿子说:“小立不哭,小立不怕打,小立不怕骂……”这话弄得杨红梅很别扭:听林小格那话音儿,好像自己真欺负了她的宝贝儿子。这时,小立突然对杨红梅说了一句:“这是我妈妈的饭店,如果不是我妈妈,你们什么也得不到!” 林小格厉声呵斥儿子不要瞎说,但杨红梅已经猜到,小立这话肯定是跟杨红梅学的。那天,杨红梅胡乱和林小格应承几句,就跑出来找赵晶晶了。
赵晶晶弄清原委后,一再劝杨红梅不要胡思乱想,赵晶晶说:“小格自私、贪小,这是不假,但她心眼还是不坏的。再说了,她怎么会对孩子说这样的糊涂话?你不要胡思乱想!” 杨红梅不服气地说:“她是最小的股东,现在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她白得便宜也就罢了,可她还摆谱,动不动就撂挑子吓唬我们,谁该吃她这一套啊?”无论赵晶晶怎么劝说,杨红梅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今后,不论是大人、孩子,一律不许到店里白吃白喝!”急得赵晶晶眼泪都下来了,哽咽着说:“红梅,你的提议是正当的,可眼下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你让我怎么去跟小格说?她家境不好,过去数你对她帮助最多,你现在怎么变了呢?”好说歹说,杨红梅才答应不再斤斤计较,但是从那以后,杨红梅就经常带着孩子和朋友来店里吃饭,跟赌气似的,专门挑贵的菜肴点,有时候还大声嚷嚷:“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每到这时,林小格总是冷冷地盯着杨红梅,一句话也不说。
磕磕碰碰中到了年底,这年饭店共赢利20万元。在商议如何分红时,林小格首先发言,强烈要求把当年的赢利和上年的剩余全分了。争执到后来,林小格激动地说:“你们上班有工资,饭店赚多赚少都是外快。我不比你们,我全靠这个养家糊口呢,我也不求做大,我只求有碗饭吃!你们要是不答应,那明年就另请高明吧!”看杨红梅想站起来跟林小格争论,赵晶晶慌忙用眼色制止住她,叹了一口气,说:“就按小格说的办吧。”
在合伙经营饭店的过程中,杨红梅对林小格的意见越来越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杨红梅和林小格已互不搭腔,有事全靠赵晶晶从中带话。但同时,杨红梅和林小格对赵晶晶也有看法。
赵晶晶在大学里一直是学生会干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