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进入夏日,但列宁格勒的天气依旧值得在外面多套一层保暖的外套。最好还附带些防水的功能,否则连绵的阴雨很容易让你被冻的瑟瑟发抖。
英雄的城市又一次从断壁残垣中生长出来,刚刚修整完毕的铁路正在将日常物资输入到供应站的货架上。枪炮声逐渐远去,生机和笑声正在逐步复苏。头顶上的阴影逐渐远去,但心里面的残破大约还需要时间才能勉强修补。
“班长……我有个问题。”
“说吧。”
“咱们不是太空军事学院吗?为什么第一次训练任务是载人过来访问啊?”外骨骼内穿着一层保暖内衬的士兵在换岗间隙不由得发起牢骚。
“嘿?你才刚进来多久就想出去打正规战?”班长二话不说就是一巴掌拍在他的头盔上,似乎有些被气笑了,“就你那考核成绩还想一下子就上战场?活的过两分钟吗?”
“那也比来这安全地域站岗强吧。”士兵不服气的调整好头盔,冲着刚刚过去的一队巡逻士兵努努嘴,“这的警备部队不都已经成立了吗?而且自从前几次在中欧和北非的几场大战把对面又干掉三四十艘之后咱不都把主战场拓宽到大气层外去了嘛,哪怕到外面试航一圈我都能理解,可是这护送测绘人员的活我是真干不了一点啊。”
“你以为这测绘就是单纯测绘?”班长又是一巴掌扇过去,同时伸出手指指向西面被薄雾笼罩的海绵,“地理学的怎么样?知道对面是哪吗?”
“芬兰嘛,俄国人不是还一直想吞并那块地方嘛,这点脑子我还是有的。”士兵这次终于长点记性没有直接反驳,只不过脖子依旧梗着。
“从赫尔辛基过来的铁路已经在翻新,这次来的队伍里还有不少专门从事工业生产的同志,就等着让这个地方重新焕发活力呢。”班长看他依旧不开窍的样子颇有些无奈,只好继续开口解释。
这里曾经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虽然因为混乱导致大量工厂停工,但技术工人的底子和厂房毕竟还在,只需要重建秩序就可以很快恢复。
“生产那不也……”士兵正准备开口反驳便想起来自己老家重新沸腾起来的炼钢炉,还有军中正在不断流传的消息,“难道真的是……”
“唉,没下文件之前咱可什么都不确定啊,你不要乱说话。”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便站起身来开始招呼班里成员准备交接岗的工作。
得,这位还是个老战忽。
但小时候看到的场景却在士兵的眼前逐渐浮现出来,高耸入云的烟囱,一车一车的煤炭,烧的通红的钢水还有四处奔走的工人。工业革命给人们留下的暴力美学又一次开始冲击他的心灵,机械的优美曲线让他的血液逐渐沸腾起来。
“列宁格勒的情况怎么样?”装备部长放下手中的钢笔看向进门的通讯员,顺带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脖子。
扭动几下脖子吧,如果你看到这里的话(狗头)。
“不少工业设备损坏,最快也要下个月底才能重新恢复生产。”通讯员将手中的考察报告递过去,只是神色不太乐观。
“虽然比我们预期要慢一些,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嘛。”装备部长扫了一眼便重新合上文件放在旁边,“那安排新生产项目的事情需要多久能完成?”
“呃……新装备的生产计划会在差不多同时期完成。”
“嗯?”装备部长拿水杯的动作顿了一下,“调整生产线不需要时间?跟了我这么久你难道不知道我最讨厌夸大数据?”
说到最后这个一贯温和的装备部长甚至预期都不自觉的加重。
“啊不是的部长。”通讯员急忙否认,随后面色古怪的说出列宁格勒测绘人员的回应,“他们……从博物馆和设计院的仓库里拉出不少东西,只需要略微调试就可以替代一部分我们正在使用的生产设备,效果虽然小有差距但作为过渡肯定足够,还不需要工厂另外运送过去。”
“这怎么可……”装备部长一时间还沉浸在过去因为夸大数据造成的惨痛损失中,直到通讯员指了指报告上的地点两字才恍然大悟,重新坐回椅子上。
红色毛熊的军事实力和科研能力不需要质疑,大毛的考古能力同样不需要质疑。
只需要看看那几架用残破零件攒出来的白天鹅和依旧库存不少的退役坦克就很鲜明的可以知道了。
科技全靠考古的国家恐怕这个星球上找不出来第二个。
“那其他地方呢?”
“亚欧大陆整合计划正在按照时间表推进,大动脉的运力正在逐步提高,下个月就能恢复到巅峰时期的70%。各地工厂的抢救计划也在稳步运行,国内军团的换装规模已经超过40%,到明年年底可以完成并且开始向外输送装备……”
通讯员熟练地打开另外一份文件,将上面密密麻麻的一行行文字全都念了出来,半个小时后才重新合上。
“时间还是不够啊。”装备部长却还是有些苦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