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年暗暗吃惊,准备等散会了好好请教下李宁玉的“鉴定之术”。
“得,大家继续集思广益吧。”王宽自我安慰式地耸耸肩,抓捕他擅长,动脑可不是他的强项。
白小年积极举手发言,“运输工具可以排除掉三轮车和自行车,得是个厢式车,而且我怀疑他是个运输垃圾的司机或者装修工人。”
齐国栋追问:“然后呢?”
“就,查监控,找出来那个时间段经过的厢式车,再挨个问询?”
“那段路虽然偏僻,但并不是断头路,东南西北都有路口,再往东走走就上高速了。离垃圾场最近的监控均在1.5公里开外,先不说别的车,全市三环内施工工地渣土车的运输时间为每日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5点,三环外的要求的是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8点。加上这期间临近路口经过的出租车、面包车等等都要排查,你有预估过大概会有多少辆吗?”
“啊?这......就,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呗?”
“就算按你说的查了所有车辆,分开问询车主、乘客和各自的行动路线又需要多少时间和人力?”齐国栋继续补刀,“为什么每次查案前要先开会,就是为了排除干扰项,找准侦查方向,节省咱们查案的时间和精力。”
白小年羞愧地点头,“明白了师父,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没事,敢发言是好事,你缺的只是经验。”齐国栋的神色缓和下来,看来这大小伙子的家庭条件不错,导致生活经验也欠缺。
李宁玉靠着桌子,左臂托着右肘部,右手则轻轻摩挲着圆珠笔头,是习惯性的思考动作。
她突然看向今晚一直很沉默的顾晓梦,“你觉得呢?”
冷不防被点名,顾晓梦并不紧张,坦然地与她对视,认真的模样与平时的状态截然不同。
“塑料袋。”
林七被她这没头没尾的一句搞得有点懵,“这种袋子很常见的,酒店、饭店、电影院,等等公共场合都会用到吧,网上也能买。”
“所有装载建筑垃圾的货车都可以直接排除,凶手不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啊?为什么?”
“垃圾堆最高的地方也仅有1.8米左右,体型庞大的渣土车根本藏不住。李雷晚上骑车肯定开大灯,他路过的时候只看到了火光,没看到附近有车。”
“对,是个排除条件,但是也有小型面包车或者SUV,顶高不超过1.8米的啊。”
“发现尸体的位置在垃圾场的北边,多是堆积生活垃圾,而建筑垃圾多是倒在南边。如果我是嫌疑人,开着垃圾车过去直接倾倒,把尸体埋底下更不容易被发现,何必多此一举拖到生活垃圾堆里,还要焚烧?”
林七顿住,他倒确实忽略了这点,若真是建筑垃圾车,怎么会用垃圾袋?能就地取材的是编织袋,垃圾袋显眼不说,混在渣土石块中还容易磨破。
顾晓梦淡淡说:“痕迹学讲‘触物留痕’,如果塑料袋上未能提取到任何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成分,只有生活垃圾的相关成分,那就能排除建筑垃圾车及装修工人。”
李宁玉的眼里虽然没有笑意,但眉头和唇角都放松了些,是满意的意思。
齐国栋和卢涛欣慰地点头,再各自看了自己徒弟一眼,心想果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初步筛查条件,3月31日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0点40之间出现在这片区域,顶高不超过1.8米的机动车,包括三轮车。”
她拿出记号笔,将地图上一个红色的范围圈出来,“卢叔,齐哥,你们明天带人去凉河村和夏王庄,联合派出所民警一起走访,看能否找到更多目击者,现在先回去休息。王宽,你带人去图侦那儿帮帮忙,其他人留下来查缺补漏,准备明天要用的材料。破案刻不容缓,辛苦大家今晚加班。”
“好。”
熬夜带来的困意是难以抵挡的,咖啡、浓茶和烟成了最好的助力剂。大家在不同的办公室各自忙碌,轮流休息。
刑科室又陆续送来几份检材报告,证实垃圾袋上确实没有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成分,但也带来了坏消息——死者的手表和鞋底均被清洗过。
王佳慧给醒着的同事们按需加水。她越过趴在桌上睡觉的赵小曼,看见顾晓梦端着水杯进了李宁玉的办公室,便收回水壶,靠着椅子休息。
办公室的门和窗户都开着,李宁玉斜倚在小沙发上睡着了。
夜晚的温度还有些凉意,顾晓梦怕她坐在窗边吹冷风会感冒,蹑手蹑脚地从储物柜中取出一条薄薄的小毯子。她的动作很轻,以至于惯来警惕的人都没察觉到。
李宁玉于睡意朦胧中闻到一股熟悉又陌生的香气,睫毛轻颤。如果她此刻醒着,就能发现顾晓梦的双眼中,饱含怜爱与温柔。
一缕头发从鬓角滑落到额头上,顾晓梦抬手想帮她捋一下,手指在即将触碰到她的额头时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