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葑菲不弃> 第3章 大学与武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大学与武术(3 / 13)

是身体柔韧性的训练。那时候的他完不成“搬腿”、“劈叉”和“下腰”等基本功。所以他给自己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一年之内,争取达标。于是每天做完“功课”以后,他还得再压腿十分钟,左右腿各五分钟(周末时间翻倍)。后来,他把这项“功课”放在了练拳前面。另外,在宿舍里,一有空他就会压上几分钟——宿舍里的上下铺床是蛮好的压腿道具,因为边上有铁梯,一格一格很方便他架腿。有现成的道具,当然要合理使用起来,不能浪费。

武葑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每天六点半起床,洗漱后就去操场做“功课”,结束后他就回宿舍拿上书包,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就开始一天的课程。晚上所有课程结束(或者自习到九点)以后,他再去操场做“功课”,晚上不跑步,只是压腿、长拳和马步。白天没有课的时候,他会去上自习——学业也不能落下,不及格要补考或者重修,这都是要交钱的,他舍不得那样浪费。

到第三节课结束,潘老师教完了第一节的十四个动作(八个招式)。

武葑在课上就熟练掌握了那些招式。然后晚上又巩固了两遍。第二天是星期六,因国庆节调休,上的是星期四的课;第四节体育课调到后面10月8日星期天补上。

10月1日的早上,武葑去逛学校东边村庄“沙坡”的旧书店。他在一家旧书店里看到一张“五步拳”的图谱,品相还不错。

老板开价五元。

武葑嫌贵,想花两块钱买下来。“多付三块钱,就少吃一顿饭了。”他这么想。——他一顿饭才三块钱,所以他不舍得多花三块钱买那一张纸——“五步拳”图谱,于是他就和老板“磨牙”。

老板很有耐心,不急也不躁,也没有丝毫看不起他的意思。后来,他让武葑再搭一两本书,这样就给武葑一些优惠。

武葑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始找书。看来看去,品相好的,大多数都是图书馆里见过的;没见过的,品相又太差。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本《圖解詠春拳》上。他拿起来看了看这本繁体字的书,品相也只有七八成新。“这本书图书馆里好像没有见过。”他心里想。其实他也没有真想要买,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咏春拳”是什么拳,他只知道有个“咏春百鹤拳”(《中国武术史》p454,后来他猜测可能是印刷错误,应该是“永春白鹤拳”才对;而“咏春拳”是南拳的一种,和数以百计的其他拳种一样;他又发现,很多时候“咏春”和“永春”似乎是混用的,“咏春拳”发源地的一种说法正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永春县)。

老板说这本书整个沙坡就他这里有一本,因为这本书是香港出版的,内地很少买得到。他的话也意味着,这本书不便宜。

武葑试探着询问价格——他没有想买。

老板说二十五元。

武葑“吓得”直摇头,慢慢放下了书。

老板见状,说权当买一送一,搭上“五步拳”,两样二十五元。

武葑还是尴尬地摇了摇头,说太贵了。他不舍得买——二十五元,超过他三天的伙食费了。

老板问武葑肯出多少钱。

武葑想了想,本来想说两样十五元的,又有些不好意思,砍掉十元接近一半了,好像“太狠了”一点儿,于是他说了二十元。

没想到老板居然同意了,他说就当一大早开市了。

武葑听了,又有些后悔了。他很想再还掉五元,那样就“赚回来”一顿半的饭钱了。

老板似乎看穿了武葑的心思。他微笑着对武葑说道:“小伙子,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只是旧了点。不过书没有缺页,里面也没有破损页,所以内容是完整的。你要知道,知识是无价的,你买回去以后,照着练习,等你学成了,你就物超所值无数倍了。”

武葑心里想,自己即使买回去了也不一定会照着练,毕竟现在他的“正业”是初级长拳第三路。但他心里很想买下来,一来因为他看到了扉页上“李小龍校訂”五个字——李小龙,武葑自然是知道的,他是英年早逝的武术名家和功夫明星;二来淘旧书这种事情,有缘遇到了就要抓住,要不然这次不买,下次再来很可能就被人买走了,尤其是在有几万人的大学附近淘旧书——那时候还没有卖旧书的网站。但是他实在“狠不下心”来付二十元钱,于是他问老板,能不能再让他挑两本书,当是赠送的。他有些不好意思,低声强调说很薄的就行。

老板微笑地看着武葑,说可以。

于是,武葑开始在旧书堆中搜索。很快他就找出来两本书:《甲组男子长拳图解》(一本青绿色封面的薄薄的小册子,不到一百页)和《鹰手拳法》(这本书稍微厚一点,有两百多页,不过封面有点破,而且没有封底)。

老板看了看,“狠狠心”同意了。

武葑很快付了二十元钱给老板,买下了四样图书——一图加三书。这是他第一次买武术图书——这张“五步拳”图谱,是他拥有的第一张武术图谱;这本《圖解詠春拳》,是他的第二本武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