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几个致力于科举的族人,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还要充当习字班的助教老师。所以他们被安排在教室靠里的另一角,与先生们的书桌比邻。
讲义班人数最多,通过习字班的考核就可以进入,学习的内容自然是儒家经典。
但因为学生多,年龄分布广,基础参差,所以上课方式很古板。
学生自己背诵经典,然后有不懂的可以在课上提出,由老师统一讲解。
所以出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因为学生的进度不同,讲义班每一节课的内容都会横跨好几本书。
我在习字班待了一年,就完成考核进入了讲义班,被这种授课方式折磨得非常痛苦。
不过,众多先生中,有一位是比较特殊的。
这位先生也姓柳,却不是我们族人,他这位柳是实实在在的河东柳氏。
天宝十四年也就是我出生的前一年,节度使造反,从那之后一直战乱不断。
柳先生和他的同族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柳家坳附近的村子躲避战乱。
我的外公三顾茅庐才把柳先生请到了我们的族学。
这位柳先生来时才二十岁出头,却是天宝十四年的进士,算一算十几岁就中举了,当真是了不得。
柳先生和族里的先生都不一样,他不讲《论语》,而是给讲义班讲授《左传》和《周易》。
讲课方式也很独特,他讲课是站着的,站在学生的正前方,按照自己的进度讲解。
而且并不要求我们背诵,只要求我们对课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写成文字交给他,字数不限,只要是真实的感悟。
有人曾对《郑伯克段于鄢》的总结,只写了一句话,“胜于智,愧于亲”。
他也回了一个字,“妙”。
柳先生的《左传》很受欢迎。
一方面因为《左传》本身就有很多新奇的故事,另一方面柳先生认为学史应当秉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原则,所以在教《左传》的时候喜欢结合当时的时事。
他的课上总是非常热闹。
那时最有名的事件,自然是玄宗和贵妃的事。
贵妃在马嵬坡香消玉殒,听说后来玄宗皇帝很难过,回宫后还做了招魂。
因为就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所以总是会被提起,柳先生也总是忍不住讥讽几句。
他把玄宗与周幽王作对比,认为同样是丢了江山,周幽王对褒姒始终如一,私德不亏,褒姒为幽王担些骂名也是应该。
但玄宗负了贵妃,在马嵬坡刺死贵妃后又独自偷生,私下是对不起贵妃的,如果再把丢江山的骂名给贵妃,实在是大大的不妥。
那时玄宗皇帝已经过世,再加上战乱未定,所以柳先生评论起来十分的辛辣大胆。
而我们家族又是前朝皇裔,自然也不忌讳什么,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这种时候也会有人提出异议,柳先生从不限制学生在他的课上提问,不管问题是浅薄还是犀利,他总是能很平和地给予解答。
有人说:“当时三军兵变不听指挥,玄宗也别无选择,只能处死贵妃,稳定军心。”
柳先生很不屑,冷笑着回答:
“须知有前因才有后果,三军兵变是因为玄宗之前的不作为。都已经丢了两京,还在相信节度使没有叛变。三军将士只是想让他清醒过来,下决心平乱。他如果当时能立即反省,传位于太子,罪己以谢天下,三军将士必然是听命的。只是他贪恋皇位,杀贵妃来取信三军,毁了他与贵妃的一段佳话。把贵妃置于军前实在不是为君之道,亦不是为夫之道啊。”
有人又问了,“贵妃和妲己一样都是九尾狐妖变的,蛊惑了君王,玄宗皇帝也是鬼迷心窍,不知道先生怎么说?”
“嗯,这个问题?那就要好好讨论一下这世间到底有没有妖?什么是妖?”
他这话一说,整个教室都炸开了锅,旁边的习字班和进取班也都看过来,只是很快被他们授课先生给制止了。
柳先生用手压了压,讲义班迅速安静下来。
“《左传》中记载,郑国南门有两条大蛇争斗,一条来自于门外,一条来自于城内,后来城内那条蛇战死了。过了六年当时的郑公去世,出奔在外的郑厉公返回了国都,重新即位。很多人认为两条蛇的争斗提前预言了王位的更替,是妖异作祟。当时鲁庄公问大夫申繻,‘这世上有妖吗?’大夫申繻说‘有妖!’。不过申繻认为‘妖由人兴’。人打破了常规,事物变得极端就会产生妖异。人越害怕,气势越弱,妖越盛。相反如果人做的很好,妖也不会发作。”
柳先生看了看认真听讲的学生,又继续讲道。
“即使贵妃是妖,也是玄宗皇帝自己作出的妖,如果他勤政爱民,政通人和,又怎么会因为宠信女子而丢掉江山?”
“可是先生,你还是没讲,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