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开始,我们每一个人生都是独立的。前生是从空性“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其实我们每一次的受生都是独立的,都是因缘触动了才有的,每一个人生都是从空性而来,从空性而回到空性,人生没有开始,这个很重要!人生没有开始,所以达妄本空,就是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不是前生,也不是前生的前生,到最后,啪!觅之了不可得,这关键啊!找到啦!原来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业力的。
那么找到你的根源以后,你的人生就可以重新启动了。一个人生开始归零以后,未来就在你的掌控当中了。所以它的高明来自于真如,它不用阿赖耶识当一个缘起的根本。“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它把生命先归零以后再重新出发,这个是真如缘起高明的地方。
所以人生可以重新塑造。不要管过去造了什么,只要不断地思考,你的心性跟诸佛是相同的,佛陀有的你都有。“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只要知道这两件事情就好。一天到晚思考自己有业力,对你不见得是好事。当你已经开始习惯断恶修善时,就不能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了。要告诉自己,你跟诸佛是同一个佛性,所有的妄想业力都是不存在的,那是一个虚妄的假相;而所有的波罗蜜的功德,你都是具足的。它是一个金矿,只要肯努力,你也可以把黄金提炼出来。
所以,它站在一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角度来思考人生,这种思考就是非常正面了,很容易激发一个人发菩提心。既然我今天跟诸佛一样,我为什么要自甘堕落呢?我跟佛陀同一家人,我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我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啊!
因此这个真如缘起给大乘人很大的希望。而且你建立这种思考以后,在整个楞严、法华的思想说,修行是日劫相倍。同样有烦恼,用这种思考模式,你用功一天,而赖耶缘起、业感缘起的人要用功一劫。所以你操作什么法门不是重点,你的智慧的见地很重要!就是你坐上了什么车子很重要!
我们来看看,真如缘起是怎么说的。这种思考模式你建立起来以后,你就跟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啦,因为佛陀也是这样思考的。你至少以佛心为己心,佛智为己智,至少你的因地,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了。
我们看看真如的思想,是怎么来谈因缘观。我们把它念一遍。
在真如缘起当中,最重要就是这个因地。诸位!当你要煮饭时,你一定要把米准备好,你不能说,我拿一堆沙要煮饭,“沙非饭本”。就是你的因地,当你想成佛时,你要把佛陀的正因找到。当你要变成苹果时,你要把苹果的种子找到。不是说你很努力就可以成佛,不是这样子的。
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就是说,到底人生是怎么来的?答案是从清净心变现出来的。这个时候不谈烦恼,不谈业力,不谈思考模式,就是一念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性具无量功德的一念清净心。原来你的生命,跟佛陀是同一个体性的。
既然同一个体性,我为什么变成凡夫呢?来看下面的缘。
因为我跟佛陀只是差在外缘不同。佛陀悟,我是迷,就差在这里而已。“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比方说,两个人同样强壮,是孪生兄弟,一个睡着了,一个醒着。这两个人一模一样的心态,只是其中一个暂时睡着了,就梦里明明有六趣了。但是当这个做梦的人有一天醒过来时,跟原来醒着的人是一样的。
所以你必须建立在一种佛心的角度修行。诸位!你不是业障深重,你是暂时睡着而已。所以你所有的修行,只是唤醒你的真如,让你醒过来。
这个思考模式对你很重要!站在佛性的角度重新出发。
那么从迷悟的角度,这时就开展出十法界的染净因果。一个人只是迷悟的浅深,所以有十法界的差别,如此而已。也就是说,你的内心,这个打妄想的心跟佛陀的心,按照机器来说是同一个品牌,只是你操作失当。佛陀有的功能你都有,但是你不会用,这个功能你操作失当了,结果把不好的功能显现出来,好的功能隐藏了。你不是没有好的功能,只是暂时隐藏而已。所以你如果善加修学,也可以把你内心好的一面现出来,这个叫作心性本具迷悟作用。
这种思考就带动了后面的概念,我们看看一心三观,请合掌。
一心三观的思想,就是从一念的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来修观照,让我们从迷惑而变成觉悟。它的概念是怎么说呢?
如来之藏就是我们一心真如,一念心性,它有两个相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从体性来说,它是不变;但从作用来说,它随染净的因缘、迷悟的因缘,有十法界的差别。它有不变性跟随缘性。所以不管你出现什么法,都是真如的全体妙用。你在人间,你的佛性现出人间,你的佛性没有改变;你到了三恶道,你的佛性也没有改变,只是你不认识它,因为你向外攀缘,真如佛性随时等候你的回家。
所以这种思考建立在心,一念心性。佛陀的万德庄严,他的依止处也是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