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被彻底震惊到了。
一来是这个办法确实让他感到意外,二来是这样做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过庞大。
首先,那些世代以贩盐为生的盐商将会瞬间破产。
其次,大明的商人们将会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
毕竟食盐是除了粮食之外最为重要的物资,人既要吃饭也要吃盐,大明每年对于食盐的消耗量极为巨大,其中蕴含的利润自然十分可观。
但正是因为利润太大,涉及到的人也会更多,其中不乏一些高官勋贵,想要顺利推行这个政策,恐怕会困难重重。
想到这里,倪元璐只能无奈地说道:
“太子殿下,此办法固然很好,也能够为大明增加税收,但是倘若要实施下去,恐怕会遇到诸多阻碍。”
“那些盐商以及从中获利的官员们必定不会允许朝廷这样做的。”
“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朱慈烺听到这话,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这些情况他自然清楚。
但这对于一个手握兵权、并且有人背锅的太子来说,还真不算什么问题。
盐商阻挠?
杀!
勋贵阻挠?
杀!
官员阻挠?
杀!
总而言之,无论是谁想要阻挠税收改革,直接挥刀就砍,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一直杀到再也没有人阻挠税收改革为止!
不过别误会,这些肯定还是以崇祯的名义杀的!
毕竟作为大明第一背锅侠,这是崇祯应尽的义务!
想在这里,朱慈烺这才说道:
“你所说的这些本宫都知道,但是你且放宽心,这些事本宫自会处理。”
“你要做的,就是等回到户部后,便立即着手派人推行新的盐税制度。”
“本宫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朝廷推行新的税收制度。”
“本宫方才大概算了一下,盐税改革之后,每年的盐税至少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至少一千五百万两?
倪元璐听到这话,心中又是无比震撼。
心想即便在太祖时期,盐税也未曾达到一千五百万两。
真要是有这么多的话,那朝廷以后可就再也不缺钱了。
回过神来,他赶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回去之后马上着手准备。”
紧接着,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其他税收的改革,也就是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等等其他税收。
朱慈烺根据后世的所见所闻,对这些税收也进行了新的改革,并且制定的税收额度。
总体来说,大明以后的所有商税全部加起来,最少也得四千万银子以上。
要知道,去年大明的所有商税全部加起来也就三百多万两,朱慈烺等于说是一下子提高了整整十多倍!
如果是在以前,倪元璐肯定会觉得这是白日做梦。
但现在,他却觉得这个数字并不算多
究其原因,还是眼前这位太子爷针对商税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他说的那些方法,连他这个活了六十来岁的户部尚书听都没有听过。
而且无一例外都是有利于国家的!
大明有这样的后世之君,岂能不兴盛?
两人这一聊,就整整聊了好几个时辰,等到倪元璐准备离开的时候,天都要黑了。
刚好东宫也到了用膳的时候,朱慈烺就管了这位户部尚书一顿饭。
吃完饭之后,倪元璐这才离开了。
朱慈烺吃过晚膳,想着时间还早,睡又睡不着,索性又召见了李若琏、李国桢、李虎人。
然后命他们各自挑选一些士兵,组建大明税务军。
这件事情朱慈烺在山东时已有过相关经验,如今再做也是得心应手了。
派遣到全国各地的大明税务军需要慢慢挑选和训练,但是专用于在京城收税的大明税务军却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来。
而且基本上不需要培训。
毕竟这支军队本来就是常驻在京城的军队,对于京城可谓是相当了解的。
更别提大明税务军中还有三分之一是锦衣卫,对京城的方方面面都十分了解,收税这种事情交给他们再合适不过。
当然,之所以要把锦衣卫也安排进大明税务军,更重要的还是想让这支军队保持严格的纪律,不会对税收起什么贪念。
毕竟众所周知,锦衣卫可是隶属于天子的情报组织,谁要是当着他们的面贪污税收,怕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于是乎,就在当晚,一支专门负责在京城收税的队伍便组建完成,只等次日便开始执行征税任务。
原本朱慈烺是打算为这支军队定制一套专门的制服,然后再让他们行动的。
但是由于时间紧迫,且他急于整治那些囤粮的商人,制服的事情只能先行作罢了。
只是让人连夜赶制了一些刻有“税”字的木牌,让士兵们拿着先去收税。
什么?
你说商家会抗税?
那你也得看看大明税务军答不答应啊!
到时候咱就看看是商家的脑袋硬,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