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玄幻魔法>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第202章 抢的就是朝廷,魔祖赐名,宿命难逃 (万字章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章 抢的就是朝廷,魔祖赐名,宿命难逃 (万字章节)(4 / 6)

够留在凭天峰上,听诸位大真人,以及徐行本人讲道演法。

最先入门的柳毅等人,则是各自在凭天峰上开凿宫室,闭关修行,试图在这半年时间里,将手中功法练到炉火纯青。

一众大真人亦颇有危机意识,燕赤霞日日潜入地层深处,采集地火精气,洗练“丹霞”。

他还从徐行手中学得了“裁成”、“辅相”之剑,以及“九霄真经”、“真武七截”,以天罡正气,时时砥砺“宗经”。

再加“十二玉楼天外音”,如今的燕赤霞,已不输给当日的裴征圣。

南宫恨、钱塘君两人天性好动,根本不耐一味坐关,便干脆去了距离凭天峰有百来里的另一处山头,切磋演武。

南宫恨自从重新夺回“阴阳二气”,令其与自己所学的九阳、太阴真气融合后,可说是突飞猛进。

半年时间过去,就算是同样进步不小的钱塘君,也再难如昔日一般,将之牢牢压制。

厉归真则是游走于十万大山各处,临摹种种壮丽景色,好似一派优哉游哉,全无紧迫感,偏偏气机越发渊深,令众人难以琢磨。

徐行虽是了最多的精力,用于对众弟子讲道传法,可也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家那堪称繁杂的神通道法,打磨得更加圆融。

并且,他的主要精力,仍是用于参悟《禹贡真意,以及整理与朱灿那一战的收获。

不过,要说进步最快之人,仍是要数宁采臣,经过半年修行,他甚至已有了打破瓶颈,跻身大真人的征兆。

自从与那位紫荆神君遥遥打过一个照面后,宁采臣似乎就已有了某种决断,心境全无羁绊,一往无前,“十二玉楼天外音”的进境,更是极其喜人,直入六转。

不过,剑修之道虽是勇猛精进,只求剑胎精纯便可,但由六转到七转的瓶颈,亦非是那般容易打破。

宁采臣跻身这般境界,已有近一月,可每一次由六到七的飞跃,都会被一种莫名牵引所打破,令他无法保持那种飘渺出尘、了无痕迹的超然剑境。

其实,宁采臣也很清楚,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其实,他虽是天生的魔族,但是经过多次易经洗髓,体质已同常人无二,且更为强悍。

可神魂深处,那一点与生俱来的魔意,却始终如附骨之疽,难以祛除。

宁采臣知道,在黄举天手中,有一本圣典,记载着一切魔门之士、以及入魔之人的“烙印”。

这对那位远在星海深处,掌握无穷无尽之天魔的元始魔祖来说,这“烙印”才是魔门中人的真名。

宁采臣之所以,刚从阴世幽泉中诞生,便被阴月王朝上下视为皇子,就是因他出生之时,那本圣典上,便自行浮现出了“七夜”二字。

这不止表明黄举天的谋划成功,半人半魔的“魔族”拥有了并入“天魔一族”的资格,也表明“七夜”,乃是得到了魔祖垂顾之人。

一直以来,这位至高无上的天魔之祖,就鲜少在此界展露神通,但魔门中人都很清楚,这部圣典便是魔祖“亲笔”撰写,乃魔门根本。

并且,每一个能令真名烙印呼应魔祖气机,放射玄光魔门中人,都会被冠以“魔子”的称呼,其成就往往也会达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这便是所谓的“合于圣道”。

历代天魔,几乎绝大多数,皆是这类出身,但如今五方天魔中,也有真名烙印始终暗淡无光,全凭自己修成天魔者。

那便是东方桑皇扶摇天之主,黄举天。

可如宁采臣这般,刚一出身,就被魔祖赐名,且烙印生辉的存在,在此界尚属首例。

即便是那传说中,上应天魔星的“七世怨侣”,都未有这般待遇。

除了“七夜”之名外,能够拿起这柄“一夕剑”,亦是一种魔祖垂青的象征。

这也是为何,自紫荆神君以下的桑皇扶摇天中人,愿意给予宁采臣最大限度的自由。

只因他们清楚,有魔祖垂顾,宁采臣无论如何,都会重新走上这条元始圣道。

宁采臣自己也很清楚,这“七夜”的魔意烙印,便是他这一生始终甩不去的束缚,也是无法挣脱的宿命。

历代魔门强者,想要出离魔门体系者犹如过江之鲫,可又有谁能得偿所愿?

更遑论是他这等受魔祖垂青之辈!

但,那又如何?

无法挣脱、无法改变,便不做吗?

凭天峰,一处幽暗洞窟内。

如今的宁采臣,已非是如原来一般,做一丝不苟的书生打扮,反倒是披头散发,汗湿重衣,身形摇晃不稳。

“十二玉楼天外音”,本就是对精气神,以及心境要求极高的剑术,宁采臣屡次冲击不成,纵然剑胎再坚韧,也已有些不堪重负。

可他却始终手握“一夕剑”,眸光锐利,没有丝毫动摇,呼吸声亦渐渐平缓,随时准备再次冲击第七转境界。

纵然剑折人亡,他亦在所不惜。

就在此时,一个轻柔嗓音,在幽暗洞窟中响起。

“你找死?”

这话若是旁人说来,定然充满强烈的挑衅色彩,可其人嗓音中,却没有丝毫情绪色彩,反倒是一片平静。

宁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