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帐篷那一侧传来李瑶绵长均匀的呼吸,萧远也安心闭眼休息。
次日,两人在牧民家喝了碗羊肉汤,准备离开。萧远要留下银两作为答谢,牧民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李瑶想想,从行囊中找出一方烟色牡丹花纹绫锦帕送与那女主人,女人极为欢喜,一边收下,一边连声道谢。
牧民女人不识货,以为是好看一些的锦帕而已,萧远看了一眼却知道,这种烟色牡丹花纹绫锦帕乃京城贵女心爱之物,一方便需一两纹银,且行情紧俏,并不易购得。如此看来,但凡女子,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年幼年长,皆喜爱这丝绸锦缎之类,难怪康瓦尔的商队能赚得盆满钵溢。
大斗拔谷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峡谷,长约六十里,宽不过十来丈,最窄的地方仅有三丈余。峡谷内峭壁夹道,百转千回,海拔既高,又与终年积雪的雪山为伴。
萧远说:“当年张骞就是从这里进入河西,到了西域。核桃、石榴、还有你喜食的葡萄,都是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十三年才返回长安时带回来的种子。炀帝杨广也是从这里到达的甘州,举办了云集西域二十七国首领和代表的贸易盟会。”他让李瑶穿上那件狐裘,自己也穿了一件雪貂大氅。
李瑶不解,今日晴空万里,天气很好,他们穿得已经很暖和了呀。
萧远摇摇头:“西北天气易变。当年杨广带着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十万官兵穿越这里,突遇大风冰雹,气温骤降,六十里峡谷走了三天,冻死了一半士卒与宫人,连杨广的姐姐乐平公主杨丽华也折损在此。那还是在六月。”
闻言李瑶立刻将狐裘穿在身上,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萧远捏拳挡嘴暗笑。
但萧李二人的运气不错,也无风雨也无阻,顺顺利利地就穿过大斗拔谷。当二人二骑并肩走出隘口,太阳仍然悬于天空,天色依然明亮,但目之所及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峡谷到平原,视野豁然开朗。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焉支山脚下的巨幅长卷。远处林海松涛层层叠叠如碧波荡漾无边无际;近处沟壑纵横,溪涧流水淙淙潺潺如诗如歌。雪山、森林、草甸、湿地、湖泊、田野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牛、羊、马三五成群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或低头吃草,或回眸远眺,漫不经心地构造成这副山水长卷上移动的点缀。即便此时的焉支山早已过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季节,即使地上的植被早已不再青葱繁茂,依然让李瑶这个从长安来的女子赞叹不已。塞上江南,果然名不虚传。
萧远说,元狩二年,武帝刘彻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骑兵一万,出陇西,渡临津关,越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入河西走廊,迅速占领匈奴的祁连城,与浑邪王战于焉支山,匈奴败走,霍去病乘胜过焉支山千余里,俘浑邪王太子和相国、都尉,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歌中所唱“使我嫁妇无颜色”便是眼前的这座山了。漠北之战后,汉庭设置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两道关隘。他们后面的路就是要从甘州、肃州、敦煌,到阳关,再从阳关向西南而行前往昆仑虚。
两人打马进入城内,在一家名为“伊顿”的客栈安顿了下来。客栈在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半盏茶的功夫就能走到甘州繁华地带,那里酒肆、店铺林立,交通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商贾随处可见,看起来很是热闹。“伊顿”客栈要安静许多。
萧远说要两间上房,给了小二一点跑腿的碎银子,小二把两人的马匹牵到马厩,又乐颠颠地带着两人穿过前院上了后院。前院是典型的客栈模样,一间间客房紧紧相邻。后院却大不相同,或单独一个小院,或三两小屋相依,以长廊相连,长廊里摆放了许多花草盆栽,看起来倒也清幽雅致。
萧远挑了一处有着篱笆栅栏的小院,小院有屋舍两间。正合了李瑶的心意。萧远住东边一间,李瑶住西边一间。
推开窗子,窗外是客栈墙垣,墙垣外是一个草坡,草坡下有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河水碧绿,河边三三五五地长着或齐齐整整或歪歪斜斜的红柳,再远处是大片大片的草甸,草甸一直延伸到祁连山脚下,祁连山山头的白雪清晰可见。
次日,两人在客栈吃了一份搓鱼子、喝了一碗灰豆汤,带好干粮、水囊,骑马出了门。两匹马吃足了马料,歇足了一夜,跑起来格外有劲。
李瑶问:“师兄,这是去哪里?”
萧远惜字如金:“到了便知。”
甘州城小,两人很快出了城,萧远骑着追风一路向东南飞驰,晨凫载着李瑶紧随其后。大约一个时辰后,地貌环境慢慢发生变化,蓝天白云驱散了雾霭流岚,红色的砂岩逐渐退出视野,阳光洒在地面,草地一片金黄,成群结队的牛羊开始出现。
李瑶说:“师兄,我们赛马吧?”
“好”。
两人两骑向前飞驰。萧远的骑术也如同他的武艺